
上涨15个月的海运费出现下滑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至美西的海运运价一度超过每个40英尺集装箱20000美元,这给外贸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9月底开始,中美海运运价出现回落。最新的全球—波罗的海货柜运价指数(FBX)显示,亚洲—美西运价指数已经从9月中上旬超过20000美元/FEU的价格下降到17377美元/FEU。
甚至有货运公司表示,从宁波港、上海港发往美国西海岸的海运费3天跌去了3个月的涨幅!
1、船公司并未宣布降价。
目前我国共有12条主要出口航线。环比上期,有5条航线运费下跌,但是其他航线运费仍在上涨,韩国航线和澳新航线涨幅分别高达8.5%和8.1%。
最近一期10月8日SCFI指数略有上涨升幅33.50点。
美国最大的集装箱货运公司之一美森公司表示,10月2日该公司向上海航运交易所报告的从中国运往西海岸的40英尺集装箱的长期运费较一个月前上涨了200美元。
2、有业内人事分析称,此次降价原因或与各级货代纷纷抛售舱位有关。
疫情期间全球集装箱供应出现短缺,各个港口拥堵情况严重,导致海运费飙数倍,而此也引发了黄牛的投机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中美之间的航运成本大幅下跌,原因是淡季临近叠加中国制造业产能下降,部分货代担心运价需求不足,就把价格压下来了。
3、中国限电政策导致工厂产能下降,运输需求减少。
自国家发改委8月份公布能耗双控晴雨表以来,多省市出台限电措施,造成生产企业产能下降,运输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
展望第四季度,一方面国际港口拥堵、运力紧张的局势仍未得到缓解;另外考虑疫情反复等风险事件的影响,后续供应链瓶颈可能还会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黑色星期五、圣诞假期临近,欧美的零售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短期内海运价格大概率仍将维持在高位运行。只有需求趋势大幅度下降,才可能出现运价向下拐点。
目前,全球海运供需严重失衡,一柜难求的形势仍未出现明显缓解迹象,全球贸易运输不畅,给企业客户下单和出货节奏带来极大干扰,企业库存积压严重,成本大幅上涨,盈利能力明显下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库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深圳市蜜蜂塑化科技有限公司-塑库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塑库网www.plasdata.com"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塑库网www.plasdata.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