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日报采访得知,固废高温气化技术可以将城市日常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等固废进行高温气化后,产生清洁能源氢气,相比传统固废处理方式更环保。五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固废高温气化400吨装置项目为例,一天生产约12.5吨氢气,可替代约1000辆燃油大巴车使用,同时,每天可减少约143吨二氧化碳排放。
2021年11月,该公司依托上述技术成功建成北京房山高温垃圾气化制氢油及氢能产业示范项目,并稳定运行至今。“相比此前项目所运用的技术,我们又前进了一步。”上述负责人说。
早在2020年9月28日,中国五环自主研发的固废高温气化仙桃试验装置便一次性开车成功。该装置连续运行72h以上,关键核心设备固废压缩机、热解通道、气化炉在全流程试验期间运行良好。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原料垃圾和污泥经过连续压缩进料、无氧热解后进入气化炉。压缩热解后的垃圾和污泥经气化炉高温气化熔融后,液态熔渣从气化炉底部的均质通道平稳流出并形成玻璃体渣。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消息,2019年我国固废总产量超过16.7亿吨,统计范围内固废的综合利用量仅为8.5亿吨,若能将剩余部分加以利用,每亿吨固废可生产300万吨氢气。
近年来,五环公司凭借在固废气化制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和生物质制氢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固废高温气化技术成功投入运行后,将打通了我国城市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安全高效的氢能储运和利用的有机联系,为城市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为城市一体化氢能走进实用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亚化咨询认为,绿氢技术并不是只有电解水。2022年8月2日,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报导,四川大学芶富均教授团队又迎来新进展——历经一年半,成功开发了新一代绿氢制备技术——熔融介质催化热裂解制氢。芶富均说,利用熔融介质催化热裂解制氢技术可以将天然气中的甲烷裂解成氢和固态碳(炭黑、石墨或石墨烯),无二氧化碳排放,可直接利用现有天然气和LNG的基础设施制备绿氢。
在将于9月21日在常州召开的第三届绿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上,四川大学芶富均教授将介绍《熔融介质催化热裂解甲烷制绿氢》。来自中国化学五环公司的专家将介绍《城市垃圾气化制绿氢技术与示范进展》。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氢的应用被公认为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电解水制氢可用于储能,接收可再生能源产生的间歇性电力;在发电、化工、钢铁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氢气可用作进料。但只有在氢的生产环节中尽可能减少碳排放,也就是生产绿氢,氢能才有助于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脱碳的目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库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深圳市蜜蜂塑化科技有限公司-塑库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塑库网www.plasdata.com"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塑库网www.plasdata.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