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 属乙烯类,乃一般普通料,较易成型。
2. 流动性、化学电镀密着性及耐热性佳。
3. 成型品性能稳定。
4. 浇口部分之表面外观容易形成明显熔合线。
5. 乳白色、半透明。
6. 耐冲击性比PS佳。
7. 改变各聚合物组成比例可得各种特性的ABS,机械强度与耐热性在泛用塑料中极为优秀,表面光泽、表面喷涂及电镀性佳,具吸湿性,一般成品均须染色。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SAN)
1. 属乙烯类,乃一般普通料,较易成型。
2. 流动性佳,成型性佳。
3. 容易发生废边。
强化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FR-PET)
1. 电气特性优、耐候性佳、机械性能优异、蠕变小。
2. 耐热性佳。
3. 结晶速度快、成型性极佳、流动性良好。
4. 吸水性低,尺寸稳定性良好。
5. 表面光泽佳,着色性良好。
6. 耐有机溶剂、油、弱酸。
7. 耐热性优于FR-PBT。
液晶高分子(LCP)
1. I型:耐热性最高,耐药品性、尺寸稳定性及自润滑性佳,弯曲强度高、浓碱蒸气中会产生劣化,异向性大、须高温成型、价格高。
2. II型:耐药品性佳、高流动性、振动吸收特性及机械强度佳;膨胀系数小;弯曲强度差、异向性大;强度会受厚度影响;未充填的品级易产生表层剥落现象。
3.III型:耐药品性佳,高流动性,振动吸收特性及成型性佳;弯曲强度差、异向性大。
聚酰胺(PA)
1. 溶液黏度低,流动性佳。
2. 收缩率大、易形成废边。
3. 硬度高,对模具,螺杆等有损伤之虞。
4. 其黏度对加热温度敏感性高,亦是吸湿性大的塑料。
5. 高温时流动性佳。
6. 强韧、自润滑但耐磨、吸震性强、耐热、耐寒、耐药品性佳。
7. 机械强度佳,玻璃纤维补强效果、气体遮蔽性、吸湿性佳。
8. 低温耐击性强度不足。
9. 吸失湿后尺寸及物性变化大。
10. 尺寸稳定性差。
聚醚酰亚胺(PAI)
1. 机械强度高、硬度高。
2. 难燃,UL94 V-0,耐候性佳。
3. 耐化学药品、耐热水俱优。
4. 电气特性优、成型加工易、尺寸稳定性佳。
5. 耐热性佳,耐蠕变性优越。
6. 260℃以下弹性系数变化小。
7. 成型性、流动性、耐碱性及吸湿性差。
8. 价格高。
聚芳酯(PAR)
1. 机械性佳,无色透明(未充填)。
2. 耐温、HDT均为150℃以上,低温耐冲击。
3. 不易燃烧,氧指数36.8%,UL94 V-0。
4. 耐候性、抗紫外线及电气特性佳。
5. 冲击强度大,厚度依存性小。
6. 高温潜变性佳。
7. 耐溶剂性、耐酸碱性及流动性差。
聚对苯二甲酸乙丁二酯(PBT)
1. 成型性、耐候性、耐热性、热老化性、电气性、耐疲劳性、耐磨性、耐热水性及耐药品性佳。
2. 和PET同属饱和聚酯类。
3. 耐冲击强度差。
聚碳酸酯(PC)
1. 熔融黏度高,须使用高压、高温成型。
2. 残余应力容易发生断裂。
3. 由于硬度较高,易损伤模具。
4. 有废料挤出。
5. 透明、强韧,低温稳定性优。
6. 耐候性、耐旋光性、耐冲击性、耐热性、耐蠕变性佳。
7. 高低温机械性佳。
聚苯醚醚酮(PEEK)
1. 热安定性佳,超高耐热,HDT在315℃以上,连续使用温度为250℃。
2. 耐冲击、耐磨、耐潜变、耐疲劳,机械强度高。
3. 耐药品性好(浓硫酸除外)、耐热水性佳。
4. 耐γ射线、难燃。
5. 高温高湿下,电气特性极优。
6. 发烟量小,耐放射线。
7. 价格高,须高温成型,流动性差。
8. 韧性、强度及刚性均佳。
9. 耐燃性佳,不须添加耐燃剂。
10. 加工性不良。
聚酰胺酰亚胺(PEI)
1. 使用于射出成型加工,拉伸强度高。
2. 耐潜变性佳(常温~150℃)。
3. 难燃,UL94 V-0,氧指数42%。
4. 耐磨、耐温、耐油、耐化学品均佳。
5. 耐燃性及耐候性佳,发烟量少,透明性佳(未充填)。
6. 150℃以下弹性系数变化小。
7. 须高温成型,流动性、耐碱性及吸湿性差。
聚醚砜(PES)
1. -100~170℃,机械强度俱佳,耐温。
2. 尺寸稳定性佳、透明性佳(未充填)。
3. 耐高温水蒸气与热水及酸碱。
4. 氧指数高,UL94 V-0,难燃。
5. 电气特性优秀。
6. 发烟量少。
7. 高温潜变性优越。
8. 180℃以下,弹性系数变化小。
9. 耐溶剂性及耐候性差,须高温成型。
聚酰亚胺(PI)
1. 耐热性高。
2. 耐磨、耐潜变、耐放射性优。
3. 耐药品性优、不耐强酸。
4. 射出、压出均困难。
5. 240℃下弹性系数变化小。
6. 耐药品性佳(浓硝酸除外)。
7. 成型性、吸湿性差。
8. 结晶化温度高。
9. 尺寸变化很小。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1. 韧性强、无色透明。
2. 光学性、绝缘性、加工性及耐候性佳。
聚甲醛(POM)
1. 俗称塑料钢,易起热分解,耐药品性及耐蠕变良好。
2. 耐磨性优异、自身具润滑性、强韧、耐久力大、耐热、耐药品性佳。
3. 机械性佳、耐冲击。
4. 无自熄性、抗酸性较差、成型收缩率大。
5. 类似尼龙、耐磨耗类似PC。
6. 高机械性质、弹性回复性极佳、热稳定性较差、比重高(1.41)。
聚乙烯(PE)
1. 收缩大,容易发生弯曲及变形。
2. 成型品有低陷,须强制脱模。
3. 成型收缩率受模具温度影响大,稳定性不良。
4. 流动性良好,不耐热,耐药品、耐水性、电气绝缘性佳。
聚丙烯(PP)
1. 流动性差、充填不良有流痕形成,压力不足,容易发生凹陷,需要高压成型。
2. 光学用途时,透明度成问题,当异种材料混合时,须注意分解作用。
3. 成型性极佳、机械强度比PE高。
4. 耐水、耐药品性、电气绝缘性佳。
5. 容易发生变形,翘曲及低陷。
6. 有黏着性、为最轻的塑料。
7. 比重低(约0.90)、FDA级、透明性佳、不吸湿、价廉、耐热及一般机械强度均不甚高、发泡倍率不高、印刷性较差。
聚苯乙烯(PS)
1. 属乙烯类,乃一般普通料。
2. 流动性佳,成型性佳。
3. 容易破裂,不耐冲击(GPPS)。
4. 容易发生废边。
5. 无色透明、易染色、绝缘性佳。
6. 耐水性、耐药品性佳。
聚氯乙烯(PVC)
1. 热稳定性不良,成型温度与分解温度范围接近。
2. 流动性不良、外观容易形成不良。
3. 会腐蚀模具。
4. 最易烧焦、产生酸性气体。
5. 强度、电气绝缘性、耐药品性佳。
6. 加可塑剂会软化。
7. 耐热性不佳。
8. 比重高(1.4)、具耐燃性、印刷性佳,不同配方有不同特性,应用范围广泛、价廉、环保冲击大,加工温度超过190℃时易发生裂解,而放出HCl腐蚀性气体。
聚氧化二甲苯(PPO)
1. 电气特性、耐热水性、耐燃性佳。
2. 耐药品性及加工性差。
聚苯硫醚(PPS)
1. 耐热性及耐燃性佳,HDT高,高温下,机械强度仍高。
2. 结晶速度快,结晶度高达60~65%。
3. 尺寸稳定性佳,电气特性佳,熔融黏度低、成型性佳。
4. 耐化学性佳,耐药品性极优(浓硝酸除外),与TEFLON相当,且200℃下无任何溶剂可溶解PPS。
5. 耐冲击性、耐候性、韧性及摩擦磨耗特性较差。
6. 会有毛边,机械性质受模具温度影响。
聚砜(PSF)
1. 在-100~150℃机械强度高,电气特性保持稳定。
2. 耐温,UL746,HDT均为150℃以上。
3. 耐药品性佳,耐热水及水蒸气最突出,在温度变化下均能保持优良之电气特性。
4. 高温下可耐氧及臭氧之劣化。
5. 无毒、FDA及卫生规格均可符合,琥珀色透明。
6. 耐酸碱性佳、未充填时透明性佳。
7. 耐溶剂性、离型性及流动性差。
聚四氟乙烯(PTFE)
1. 高低温电气绝缘性佳。
2. 耐药品性强度极大。
3. 耐热性、耐磨性及稳定性佳。
聚氨酯(PUR)
1. 有弹性、强韧。
2. 耐磨耗性、耐热性、耐油性、耐老化性佳。
3. 稍不耐酸、碱及热水。
BT树脂
1. 耐热性与板面附着力佳。
2. 可满足高速传输之电路板需求。
3. 可阻止漏电现象发生。
氰酸酯树脂(CE)
1. 纯氰酸酯的介电常数为2.8。
2. 搭配不同补强纤维可制成不同介质常数的基材,以石英纤维补强时,介质常数值可低至3.1。
环氧树脂(EP)
1. 耐药品性佳。
2. 机械强度大、绝缘性佳。
3. 传统环氧树脂称为双官能基环氧树脂,着火后会继续燃烧,直至高分子中之碳、氢、氧燃烧完毕为止。
酚醛树脂(PF)
1. 机械强度大、绝缘性、耐燃烧性、耐水性、耐酸性、耐油性及稳定性佳。
2. 暗色不耐碱、易变色、染色性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