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 PC(聚碳酸酯)等光学透明塑料,凭借高达 92% 的可见光透射率这一出色光学透明度,以及轻质、易于加工和价格实惠等优势,成为备受青睐的玻璃替代材料。
本文将围绕这两种塑料展开探讨,内容涵盖其基本特性、应用场景 —— 包括 CNC 加工对 PMMA 与 PC 的工艺要求,以及解析在何种情形下,选用 PMMA 与 PC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什么是亚克力?
亚克力,学名为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透明热塑性塑料,常被用作玻璃的替代品。与玻璃相比,亚克力不仅重量更轻、抗冲击性更强,而且耐紫外线性能更优。其高达 92% 的光学透光率,使其成为制作镜片、展示柜、鱼缸等透明制品的理想材料。
亚克力主要有铸塑和挤出两种生产工艺:
-
铸塑亚克力:虽成本较高,但具有更高的熔点和刚性,加工时稳定性更强,能满足更严格的公差要求,适合对精度要求高的场景。
-
挤出亚克力:柔韧性更突出,易于弯曲或成型,适用于需要复杂造型的加工需求。

亚克力特性
以下是亚克力的主要特性解析:
光学透光性:
亚克力拥有卓越的光学性能,可见光透光率高达 92%,紫外线透光率为 72%。相较于玻璃(透光率 80%~90%),其透光性更具优势,接近无色玻璃的透光效果,适合对透光率要求严苛的场景(如光学镜片、照明罩等)。
耐化学性
-
优势:对无机酸、燃料、油、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等化学物质具有良好耐受性,适用于化工、实验室设备等接触常规化学试剂的环境。 -
局限性:易受酒精、有机溶剂侵蚀,可能导致部件浑浊、开裂或溶解,需避免与此类物质直接接触。
抗紫外线(抗 UV)性能
-
亚克力的 UV 透射率较低,且能抵御长期紫外线辐射。 -
核心优势:与 PVC、未改性聚碳酸酯等材料不同,其在 UV 光照下不易变黄,可长期保持光学透明度,适合户外广告牌、温室顶棚、汽车尾灯罩等需抗老化的场景。
轻质特性:
亚克力密度仅为玻璃的 50%,同等体积下重量显著更轻,成为航空航天、交通工具门窗、轻质家具等重量敏感型应用的理想玻璃替代品,同时也降低了运输和安装成本。
易刮花性
-
表面硬度较低,易被刮伤或损坏,因此常规亚克力板材通常会覆涂防刮花膜以增强耐用性。
-
加工挑战:若零件需通过 CNC 加工(如精密机械部件、定制化结构件),表面覆膜可能影响加工精度,需额外考虑后续表面处理工艺(如镀层、抛光)。
韧性与抗冲击性局限:
亚克力韧性较弱,抗冲击性能不及聚碳酸酯(PC)等材料,受力易断裂或破损。替代建议:若应用场景需高韧性和抗冲击性(如防弹玻璃、运动护具、工业防护板),优先选择聚碳酸酯或其他工程塑料。
什么是PC?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兼具透明性与高强度的工程热塑性塑料,广泛应用于同时需要透光性和韧性的场景。与亚克力(PMMA)不同,聚碳酸酯能够承受高强度变形而不破裂,展现出卓越的抗冲击性能和柔韧性。
聚碳酸酯拥有多个知名商品名,例如 Lexan® 和 Cyrolon®。通过 CNC 加工的聚碳酸酯零件,因其优异的透明度和结构强度,被广泛应用于眼镜镜片、诊断实验室设备等领域。以眼镜为例,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聚碳酸酯就已成为镜片的主流材料 —— 如今我们佩戴的眼镜镜片,大多由这种材料制成,而非传统玻璃。
这种材料的特性使其在安全防护、光学仪器、航空航天等对材料综合性能要求严苛的场景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替代的工程塑料之一。
聚碳酸酯的特性
聚碳酸酯因其韧性、可加工性和耐热性而脱颖而出。然而,它受紫外线影响,且抗划伤性能较差。以下是聚碳酸酯的一些关键特性:
1. 光学透明性:高透光与紫外线防护的平衡
-
透光率:可见光透光率达 90%,略低于亚克力(92%),但优于玻璃(80%~90%),满足大多数透明场景需求。 -
紫外线阻隔:天然具备一定 UV 阻挡能力,可减少紫外线透射,适用于对遮光有基础要求的场景(如灯罩、电子设备面板)。
-
核心优势:材料韧性极强,能承受高强度冲击载荷而不碎裂,抗冲击性能远超亚克力和玻璃。 -
典型应用:防弹玻璃窗、安全头盔、汽车保险杠、无人机外壳等高风险冲击场景,被誉为 “透明防弹材料”。
-
阻燃表现:具有自熄特性,接触明火时不易点燃,火焰移除后立即停止燃烧。
-
燃烧等级:燃烧等级达 B1 级(低可燃性),符合建筑、电子设备等领域的防火安全要求,常用于电器外壳、轨道交通内饰等场景。
4. 双酚 A(BPA)争议与解决方案
-
健康风险:传统聚碳酸酯部分等级含 BPA(双酚 A),高温下易释放,可能关联癌症、生殖健康等风险,禁止用于婴幼儿奶瓶、食品容器等直接接触场景。 -
替代方案:市场已推出无 BPA 聚碳酸酯(如 Tritan™),通过化学改性去除有害物质,适用于医疗器具、饮用水管道等健康敏感领域。
5. 抗紫外线(UV)性能缺陷与改进
-
固有缺点: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易变黄、表面脆化,光学性能下降,不适合无防护的户外长期使用。 -
改良方案:通过添加紫外线稳定剂(如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或共挤工艺,可显著提升抗老化能力,拓展至户外遮阳板、温室覆盖材料等场景。
6. 耐刮擦性不足与表面处理挑战
-
性能对比:表面硬度低于亚克力,易被刮伤,需依赖耐刮涂层(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镀层)提升耐用性。 -
加工难点:复杂几何形状零件需通过真空沉积工艺涂覆涂层,但工艺复杂度高、成本较高,可能影响小批量或异形件的生产效率。
亚克力与聚碳酸酯的对比表

CNC 加工PMMA与PC的技巧
1、刀具选择:锋利度与结构设计是关键
加工亚克力(PMMA)和聚碳酸酯时,刀具锋利度直接影响加工质量:
- 核心要求
需使用高硬度、高锋利度刀具,减少摩擦产热导致的材料熔化或涂抹。 - 单刃 / 双刃向上螺旋铣刀:材料去除率高、刃口锋利,可减少毛刺残留,是加工首选。
- 避免多刃刀具:易导致切屑在孔、槽内堆积并与刀具熔合,影响加工精度。
- 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常规热塑性塑料加工,性价比高。
- 聚晶金刚石(PCD)刀具:切削性能最优,尤其适合高精度或大批量生产。
- 钻孔操作:采用135 度锋利钻头角度,降低材料撕裂风险。
2、夹具设计:避免过紧与回弹变形
- 夹紧力度控制
- 真空平台:非接触式固定,适用于机械夹具难以适配的复杂形状零件。
- 双面胶固定:适合薄板材,但需注意加工后残留胶渍的清洁难度。
-
亚克力和聚碳酸酯均为热敏感材料,夹具过紧易导致加工中膨胀、取下后回弹,造成尺寸超差。
3、速度与进给量:匹配材料熔点与韧性
- 核心原则
- 亚克力(PMMA):熔点较低(约 160℃),易因低速进给熔化,且脆性大、易崩边,需更高转速和进给率减少停留时间。
- 聚碳酸酯(PC):熔点较高(约 220℃),抗冲击性强,可耐受稍低进给速度,但仍需避免过热导致表面劣化。
- 高主轴转速:(可达 18,000 RPM)+ 适当进给率,避免低速摩擦产热。
- 材料差异调整
4、冷却策略:优先风冷,谨慎选择冷却液
- 常规冷却:压缩空气:多数场景下足够,可有效吹除切屑并降低局部温度。
- 特殊情况处理
-
当加工深度大或速度极快时,可采用水性冷却液(如乳化液)喷淋或雾化冷却。 - 禁止使用
:含有机溶剂的冷却液(如油性切削液),可能腐蚀亚克力表面或导致 PC 应力开裂。
5、材料特性对应加工注意事项

亚克力与聚碳酸酯的加工需围绕 “减热、控形、防损伤” 展开 —— 通过锋利刀具、合理夹具、匹配的转速进给,结合针对性冷却方案,可有效提升透明塑料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实际操作中需根据材料牌号、零件复杂度及设备性能灵活调整参数,必要时通过试切验证工艺可靠性。
总结
为加工零件选择丙烯酸与聚碳酸酯 CNC 加工是一个挑战,因为它取决于多个因素。例如,需要提高韧性、更高耐热性和良好光学透光性的应用更适合使用聚碳酸酯。
亚克力具有稍好的光学透光性,应在透光性为主要设计因素的应用中使用。这两种材料都易于加工,前提是速度和进给率相对较高。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这两种材料进行加工后抛光,特别是当需要光学透光性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