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塑料改性技术有很多,主要有增强技术,包括纤维增强、自增强、分子增强;增韧技术;填充改性;共混与塑料合金技术;阻燃技术;纳米复合技术;反应接枝改性;耐老化;功能化改性,包括导电、抗静电、导热和发光等;热塑性弹性体技术。
通用热塑性塑料增强配方
1. 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PP
配方组成:
均聚PP(F401)
|
54%
|
GF
|
30%
|
偶联剂K-550
|
0.5%
|
PP-g-MAH
|
5%
|
POE-g-MAH
|
10%
|
润滑剂
|
0.5%
|
加工条件:
(1)挤出造粒 温度180~230℃;螺杆转速320r/min
(2)注塑成型 温度190~210℃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
|
70
|
弯曲弹性模量/GPa
|
1.5
|
热变形温度/℃
|
160
|
冲击强度/(J/m)
|
40
|
2. 玻璃纤维增强PP
配方组成:
PP
|
51%
|
LDPE
|
5%
|
玻璃纤维(5mm)
|
40%
|
顺丁烯二酸化PP
|
4%
|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
|
97
|
弯曲弹性模量/GPa
|
7.44
|
冲击强度/(J/m2)
|
138.8
|
3. 玻璃纤维增强PP
配方组成:
PP
|
58%
|
硅烷处理玻璃纤维
|
30%
|
纸浆
|
6%
|
不饱和羧酸改性聚烯烃
|
6%
|
4. GF/液晶复合增强PP
配方组成:
注:GF长度<4mm,用双马来酰亚胺处理,TLCP热致溶液聚合物,对羟基苯甲酸(PHB)于PET的共聚酯(60/40)。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51.3MPa;拉伸模量1.59GPa。
5. 云母增强PP
配方组成(质量份):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
|
50
|
弯曲强度/MPa
|
82
|
洛氏硬度(R)
|
106
|
热变形温度℃
|
128
|
产品翘曲变形/%
|
1.2
|
6. 短切玻纤增强PP
配方组成(质量份):
PP
|
100
|
CaSt
|
0.5
|
活化短切玻纤
|
30
|
抗氧剂1010
|
0.3
|
A-174偶联剂
|
0.1
|
辅助抗氧剂DLTP
|
0.5
|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
|
37.32
|
弹性模量/MPa
|
252.19
|
缺口冲击强度/kJ/m2
|
8.15
|
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
|
29.55
|
热变形温度/℃
|
124.5
|
7. 硅灰石纤维填充增强PP
PP
|
100
|
CaSt
|
0.5
|
硅灰石纤维
|
30
|
抗氧剂1010
|
0.3
|
KH-550
|
0.5~1
|
辅助抗氧剂DLTP
|
0.3
|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
|
28.54
|
弹性模量/MPa
|
201.92
|
缺口冲击强度/kJ/m2
|
8.32
|
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
|
32.10
|
热变形温度/℃
|
124.5
|
8. 复合增强PP
配方组成(质量份):
PP(燕山石化1300)
|
100
|
云母粉
|
15
|
玻璃纤维
|
25
|
硅烷偶联剂
|
0.5~1
|
相关性能:
拉伸强度/MPa
|
86.8
|
弯曲模量/MPa
|
4200
|
缺口冲击强度/kJ/m2
|
7.1
|
无缺口冲击强度/kJ/m2
|
20.1
|
热变形温度/℃
|
124.5
|
9. 玻璃纤维增强PVC
配方组成(质量份):
PVC
|
100
|
硫醇基二丁烯
|
3
|
表面涂覆玻璃纤维
|
30
|
HSt
|
0.5
|
加工条件:此述配方中各组分充分混合后,挤出成为制品。
相关性能:
弯曲强度/MPa
|
113.7
|
热变形温度/℃
|
80.5
|
悬臂梁冲击强度/kJ/m2
|
19.1
|
10. 玻璃纤维增强PVC
配方组成:
PVC
|
100
|
脂肪酸
|
1
|
二碱式硫酸铅
|
3
|
CaSt
|
0.3
|
脂肪酸酯
|
2
|
玻璃纤维(2~4mm)
|
30
|
工程塑料增强配方
1. 长玻璃纤维增强PA6
配方组成:
_
|
1#
|
2#
|
PA6
|
67.8
|
63.9
|
PP-g-MA
|
-
|
4
|
长玻璃纤维(10mm)
|
32.2
|
32.1
|
相关性能:
_
|
1#
|
2#
|
拉伸强度/MPa
|
208.4
|
208.6
|
弯曲强度/MPa
|
269.5
|
249.0
|
冲击强度/kJ/m2
|
63.4
|
68.7
|
缺口冲击强度/kJ/m2
|
29.0
|
32.3
|
2. 阻燃、抗静电增强PA6
配方组成:
PA6
|
40~55
|
阻燃剂
|
15~25
|
增韧剂
|
5~8
|
抗静电剂
|
5~8
|
玻璃纤维
|
25~30
|
3. 抗静电型玻璃纤维增强PA6叶轮
配方组成:
短玻纤增强PA6(含30%玻纤)
|
94%
|
短碳纤维
|
4.5%
|
导电炭黑
|
0.5%
|
4. 阻燃型玻璃纤维增强PA6叶轮
配方组成:
短玻纤增强PA6(含30%玻纤)
|
91%
|
三聚氰胺
|
4%
|
Sb2O3
|
5%
|
5. 透明玻璃纤维增强PC
PC
|
100
|
聚乙二烯
|
13.7
|
切成束的玻璃纤维
|
49
|
硅烷偶联剂
|
0.33
|
相关性能:
杨氏模量
|
6.95GPa
|
弯曲模量
|
170MPa
|
浊度
|
28%
|
透光率
|
85%
|
热固性塑料增强配方
1. 化工防腐管道用增强PF
配方组成:
2. 环氧玻璃钢(1)
环氧树脂(E-44)
|
100
|
乙二胺(65%)
|
6~8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10~15
|
填料
|
30~40
|
亚磷酸三苯酯
|
5
|
丙酮(或无水乙醇)
|
10~15
|
3. 环氧玻璃钢(2)
环氧树脂(E-44)
|
100
|
乙二胺(65%)
|
6~8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10~15
|
填料
|
30~40
|
间苯二胺
|
15
|
丙酮(或无水乙醇)
|
20~30
|
4. 环氧酚醛玻璃钢
配方组成:
环氧树脂(E-44)
|
80(70)
|
酚醛树脂(2130)
|
20(30)
|
聚酯树脂(304)
|
10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10
|
填料(岩粉、石墨粉、石英粉)
|
20~30
|
间苯二胺
|
14~16
|
丙酮(或无水乙醇)
|
10~15
|
5. 环氧呋喃玻璃钢
配方组成:
环氧树脂(E-44)
|
30
|
呋喃树脂
|
70
|
亚磷酸三苯酯
|
10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10
|
填料(岩粉、石墨粉、石英粉)
|
30
|
乙二胺
|
6~8
|
丙酮(或无水乙醇)
|
10~15
|
加工条件:加热固化,一般为80~90℃×4h
6. 771号不饱和聚酯玻璃钢
配方组成:
771号不饱和聚酯
|
100
|
萘酸钴或环烷酸钴
|
冬天3~4,夏天0.5~1
|
过氧化环己酮
|
1
|
7. 高强度不饱和聚酯板
配方组成:
丙二醇/新戊二醇/间苯二甲酸/反丁烯二酸缩聚UP
|
100
|
苯乙烯
|
43
|
PMMA
|
29
|
ZnSt
|
4
|
过氧化氢叔丁基
|
3
|
1,3-双(过氧化叔基异丙基)苯
|
1.5
|
其他塑料增强配方
1. GF增强RJM-PU
配方组成:
碳化二亚胺改性的液化MDF
|
63
|
PAPI
|
10
|
封端聚醚二元醇
|
100
|
二月桂酸二丁基烯
|
0.25
|
丁二醇
|
20
|
玻璃纤维
|
30
|
2. 玻璃纤维增强PVDC异型件组构件
配方组成:
PVDC
|
25
|
VC,VDC
|
25
|
玻璃纤维
|
50
|
着色剂
|
12
|
3. UHMWPE/碳纤维复合材料
配方组成:
UHMWPE
|
80%
|
EVA
|
3%
|
碳纤维
|
12%
|
炭黑
|
5%
|
以上整理如有纰漏,敬请您在留言区指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塑库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深圳市蜜蜂塑化科技有限公司-塑库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塑库网www.plasdata.com"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塑库网www.plasdata.com)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