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病毒肆虐全球,疫情反弹下,东南亚纺织工厂再次陷入停工状态,
不少纺织成品(如阿迪达斯、耐克)等价格上涨。
加上港口拥堵再现,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需求或转移回中国?
据越南《工贸报》报道,越南目前正在遭受新冠疫情强烈冲击,纺织服装业面临原辅料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据统计,截止9月3日,越南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48.6万例,单日新增13197例。
由于无法实行“三就地”(就地生产、就地餐饮、就地住宿)生产模式,南部地区大量纺织服装企业被迫停产,客户因此取消订单。以胡志明市为例,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该市暂停营业的企业数量达到1207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7%,而这还只占该国暂停营业企业数量(超4万家)的30%左右。
作为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鞋类产品生产国,越南工厂工厂的大量关闭,给不少大型跨国品牌供应造成极大压力。比如,阿迪达斯有28%的产品来自于越南,而耐克更是有差不多50%的鞋子由越南代工厂提供。这类生产中断对各大品牌也将带来直接损失,今年7月,美国国内鞋子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6%。
越南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成衣与纺纺织品出口国。但受疫情影响,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etnam Textile and Apparel Association,VITAS)表示,当地有30%-50%的中小型纺织成衣厂,被迫暂时停工。在此情况下,不少客户已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对越南成衣和纺纺织品产业是一大重击。
受越南疫情形势的影响,供应链处于极端不稳定的状态。为了降低风险,不少跨国公司已经又把部分生产转移回了中国。
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纺织业规模占比超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工艺制造和装备水平大都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拥有完备的纺织产业链。加上在疫情控制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中国承接越南的订单可以说完全不在话下。
可是,这么多订单,纺织企业真的敢接吗?
在港口拥堵致使海运周期无限延长+海运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上涨三重压力下,国内纺织企业已经出现“有单不敢接、出口不盈利”的窘境!
运力紧张和运费高涨,已经成为全球性现象。目前商务部已经和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单位共同协作,为企业运输、集装箱供应等问题提供帮助。各地部门也话大客对当地中小企业的航运帮扶,助力企业降低成本。
据Freightos的数据显示,现在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从中国运至美国西海岸的价格为15800美元,该价格比上月上涨了50%,相比疫情前上涨10倍!
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先涨后跌、再涨再跌的W型走势,双向波动明显。这也就增加了出口的利润差额估计偏差风险。
至于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上涨,不说了,圈内人都知道疯涨了多少。
全球港口拥堵,仓位紧缺,运力下降,货物出不去,尾款回不来,工厂爆仓、资金持续占用……仿佛看到了全球脆弱的供应链可能随时崩盘,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着手从出口转内销。此外,港口非正常拥堵、订单时不时被“爽约”,将会严重打击市场对未来纺织行情信心。
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东南亚疫情反弹正在不可避免地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